首頁 » 「一輩子很長,恰到好處的喜歡最舒服」心理學家詳解:戀愛必經的10個階段,能走到第10個,絕對是真愛

「一輩子很長,恰到好處的喜歡最舒服」心理學家詳解:戀愛必經的10個階段,能走到第10個,絕對是真愛
2020/11/06
2020/11/06

談戀愛,是男女之間荷爾蒙的激增,相互喜歡上對方,愛慕對方,崇拜對方,瞭解對方,讓對方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。步入戀愛期,是為日後託付終生的前提。

然這一個過程包含很多階段,如果只是停留在某個階段,可能你們就很難走下去。

前段時間,接到好友電話,說他和女朋友小敏分手了。

我很是驚訝,「啊……你們國慶日不是還一起出去旅行嗎?滿屏的秀恩愛,我差點遮罩你的朋友圈。」

「哎,就是因為那次旅行,她說我們不適合,和我在一起很累......」。我能感覺到電話那頭好友的頹廢與困惑,戀情結束了,他仍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。

我與兩人都是好友,一次,我碰到了小敏,我看她狀態不是很好,問了句:「沒事吧?」

小敏很是沮喪:「我一直以為談戀愛喜歡就好,只要我們彼此喜歡就能一直幸福下去,但後來我才明白談戀愛,不能只靠這一時的喜歡,我更希望他是關注我、懂我、支持我的。」

我們聊了很久很久,聊完我才知道,原來他們一直相處不怎麼融洽。就像有一回,男友把兄弟叫回家喝酒,喝得爛醉,硬是要留兄弟在家裡睡覺,可他們的出租房那麼小,就一張床,難道要三個人擠嗎?淩晨十二點,小敏只好一個人到外面的酒店開房,他完全沒考慮到小敏。

在這一刻,小敏才明白,他們兩個人的戀愛只是停留在彼此喜歡的階段,再往下走很難,所以分手是必然的。

的確如此, 談戀愛是從喜歡開始,經過依戀,進入佔有,許多愛情故事定格在這個階段,最後演變成控制和反控制。這樣的愛情其實不是愛,而是被愛,結局往往很悲慘。

但也有很多人運氣比較好,在戀愛過程中得到了足夠的愛,被愛的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滿足,順利地進入交易和報答,然後從被愛走向愛,從索取走向給予,從不成熟走向成熟。

某心理學家也說過:「每一段愛情都是由最初的不熟悉、拘謹、到後來的越來越熟,熟到在對方面前可以完全做真實的那個你,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經歷10個階段。如果只停留在最初的幾個階段,那麼成功攜手的概率就會很低。」

來看看你們現在正處於哪個階段:

1、喜歡

對方具有某種令我喜歡的特質,例如長相、風度、談吐、學識等,所以我喜歡Ta。也可能是因為Ta做了某些事而令我喜歡,例如Ta很熱情,樂於助人,能夠把氣氛搞得很活躍,對我關心體貼,善解人意等,和Ta在一起我會感到愉快,所以我喜歡Ta。

喜歡是愛的基礎,沒有喜歡就沒有愛。但是,喜歡不等於愛。有一些人分不清喜歡和愛,錯把喜歡當成愛,喜歡一個人,對Ta有好感,就以為自己已經愛上Ta了。

韓寒在《後會無期》中說「喜歡就會放肆,但愛就是克制」,現實中常見的卻是——喜歡就會克制,但愛卻常常放肆。

2、依戀(思念、依賴、糾纏)

喜歡一個人就會想要和Ta在一起,不在一起的時候則會產生「分離焦慮」,覺得不舒服,渴望繼續和Ta在一起,這就是「依戀」。喜歡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依戀。

依戀有兩種: 一種是思念,不在一起的時候想Ta,反復回憶和Ta在一起的快樂;一種是想和Ta繼續在一起的衝動,總想著去找Ta,這也是一種依賴。兩者程度不同,後者更加強烈。當這種依賴產生的衝動達到一定的程度,仿佛沒了Ta就不能活,就到了糾纏的地步。

古詩有雲:我住長江頭,君住長江尾。日日思君不見君,共飲長江水。此水幾時休?此恨何時已?只願君心似我心,定不負相思意。

3、佔有(嫉妒、控制、改造、索取、被愛)

依戀達到一定的程度,就會產生佔有欲。這是因為,如果Ta和別人在一起的時間多了,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就會減少。而為了滿足我的依戀和依賴,我是不允許Ta把時間花費在別人身上的。如果別人佔用了我的時間,我就會嫉妒;如果Ta和我在一起的時候心不在焉,我就會吃醋。

為了完全佔有對方,有的人甚至會採取一些極端的行為,以便「控制」對方,把對方牢牢抓住。跟蹤、調查、懲罰、吵架、提要求、限制人身自由都屬於比較主動和強硬的措施;討好、利誘、施苦肉計、要脅屬於比較被動和「軟性」的措施。

這個階段還有一種表現,就是改造對方。雖然對方總體上令我喜歡,但是,多少總會有一些令我不太滿意的地方,於是,我就向Ta提出來,要求Ta改變,或者幫助Ta改變,甚至親自動手改造Ta,把Ta變成我理想中的樣子。這樣的改造其實就是佔有和控制。佔有、控制和改造都屬於「索取」。索取就是主動尋求被愛。

人們總是在想辦法去尋求被愛,從來都不去考慮自己有沒有愛的能力。Fromm說,愛是一門藝術,是充滿創造性地。希望每個在尋找愛或是正在愛中的人都能夠擁有愛人的能力,成為一名藝術家。

4、交易(迎合、順從)

「軟控制」帶有交易的色彩,但與真正的交易又有所不同。這裡的交易是指,為了讓對方喜歡我並且達到獨佔對方的目的,我願意做一些事情,讓Ta開心,使Ta自願而不是被迫地和我在一起。例如:把自己打造得更加完美,迎合Ta,討Ta歡心,順從Ta,關心Ta,幫助Ta,取悅於Ta,讓Ta更加喜歡和我在一起。

交易強調公平,付出多少就應該得到多少回報。如果付出很多而得不到相應的回報,可能就會轉向控制。

在戀愛中「交易」是合乎常理的,如果是一些極端的行為就要引起注意了,伊薩科夫斯基說: 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,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出火花。

5、報答(感恩、感情投資)

有兩種交易顯得不那麼赤裸裸,它們是感恩和感情投資。

感恩是報答的一種。我已經從別人那裡得到了好處,現在報答Ta。對方也許不求回報,但是,我的回報肯定會給Ta帶來快樂,使Ta更加願意和我在一起。

另外,對我自己來說,不報答的話,心裡會不安,總覺得欠Ta人情,報答可以了卻我的心願,讓自己心理平衡。與交易相比,感恩不那麼功利。

感情投資,表面上看起來是不求回報,其實是「放長線釣大魚」。許多家長對待孩子就是如此,「無私」地愛孩子,全身心地付出,一心希望Ta過得好,等到Ta長大成人,再慢慢跟Ta「算帳」。

也許家長在付出的時候確實沒有想過回報,這已經夠「無私」的了。父母愛孩子,根本原因在於Ta是他們的孩子,是他們生命的延續,是他們的身體的一部分,愛孩子就是愛自己,當然無需回報。另外,父母對孩子的愛也可以說是對孩子的可愛的一種回報。

控制是逼迫對方愛我,交易是讓對方自願愛我。在交易中,我的付出可能不是心甘情願的,而報答一定是心甘情願的。

每段感情都需要我們投資,不管是以什麼形式的,時間也好,精力也好,金錢也罷。不僅僅是在追求的過程中需要投資,相處後為了維持長久的愛我們更需要持續不斷地投資。有多少人在相處後就覺得自己的愛已經強大的不需要理由,便肆意地發洩自己的情緒,最後分手,無可挽回,令人歎息。其實兩個人都是好人,也都不是故意的,只是不懂得,所以需要好好學習愛的能力。

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
用戶評論
相關推薦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