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選擇一個適合的愛人?
在選擇一個人的時候,我們往往會有幾個方面的考量。
一般而言,只有這幾個條件都符合自己的需求,這個人才是最適合自己的,兩人才能開展一段長久穩定的關係。
1.看兩人成長背景的差異性
在尋找物件的過程中,我們常常會關注對方的成長背景,這是為什麼呢?
費孝通先生在《鄉土中國》裡面曾說過,中國的這個婚姻很大程度上是家族的融合,是兩個家庭融合在一起。
那為什麼家族會對孩子的婚姻產生很大的影響?這是因為,家族的觀念,習俗,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三觀以及生活習慣。
比如,像潮汕地區,重男輕女思想相較其他地方而言,就會比較嚴重。
那麼這個地方的女性可能就覺得吃苦耐勞就是她們應有的個人品質,她們在一段關係裡面會更願意付出。
而城市裡面的獨生子女由於從小受到的寵愛會更多,所受到的教育會讓她們更加注重自身的想法,滿足自己的需求。
那麼,這類女性在一段關係裡面,可能更多的是渴望找到另外一個跟自己志趣相投的人,她們會在意對方是否願意承擔責任。
比如,之前在網上比較火的一個小段子中,說了這麼一個故事:
一個臺灣的女生嫁給了一個上海男人。
在出嫁之前,女生生活的地方由於重男輕女現象比較嚴重,所以她從小的時候,媽媽就讓她幹各種家務活,還得外出賺錢。
她認為這是正常的,甚至她覺得懷孕期間工作也是正常的。
因為從小的生活環境告訴她,女孩子就是應該多幹活,而男孩子是不需要做家務的,只需要外出賺錢就好。
直到她嫁個上海男人之後,發現原來男人也是可以做家務的;原來夫妻雙方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商量的,並不是一切都由男人做主。
於是,她就開始覺得還是嫁給上海男人更好。
其實, 並不是說某個地方的男人就一定是不值得嫁,某個地方的男人會更好。
只是因為從小到大所接觸的生活,所接受的教育不一樣,才造成了觀念上的差距。
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,首先 要清楚自己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生活。
如果自己希望結婚之後,可以安心在家照顧好自己的家庭,那麼就要選擇一個事業心很強,喜歡在外打拼的男人,男主外,女主內,這段婚姻就是和諧的。
如果自己渴望的是,對方能夠陪伴自己,兩個人可以共同參與一些事情。
那麼在選擇物件的時候,可能就要選擇那些願意聽從女性意見,大男子主義沒有那麼強,願意和女生一起配合的男生。
只有彼此合適的感情,才能夠長久地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