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想清楚這3點,怎麼選都幸福
初戀對於每個人來說,都是一個美好的詞彙。而那些有幸能夠從初戀一直走到婚姻的情侶,其實或多或少都帶著那麼一點點幸運。
而且, 生活中也不乏從初戀開始就一直愛著的伴侶們,那麼他們究竟都做對了什麼,能夠持續沐浴在愛的海洋中呢?
小編總結了以下三點建議,供大家參考:
一、目標明確,選擇了非常靠譜的人
關於愛情這件事情,我們並不說一定要從初戀走到婚姻,這其實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。
有的人,你遇見他的時候,就知道他是最適合你的人,然後在慢慢相處中越來越靠近彼此,雙方都能感覺到幸福,而不是單方面死乞白賴地跪舔。
戀愛的過程,也是一個成就自己,以及彼此成就的過程,讓你們在一起能夠成為更好的彼此。
比如,你很清楚自己是焦慮型依戀關係,而對方恰恰就是安全型戀人,他能夠很好的包容你的那些小脾氣、小情緒,以及能夠體諒你那些時不時敏感的神經。
就像我們經常說的:好的伴侶關係它是一種療愈,能夠讓你勇敢做自己。
所以,
在選擇伴侶時,你的目標越明確,就越清楚自己需要什麼,而這時遇上的人,往往更靠譜,也更容易持久地走下去。
二、不害怕失去,勇於提升內在價值
有人說:那些糟糕的婚姻,都是自己和親密關係共同作用的結果;而那些好的婚姻,都是自我與婚姻共同成長的結果。
非常有道理。
生活中那些你爭我吵的雞毛蒜皮,大都是因為一段關係中,某個人無法尋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自我價值。
有些女人付出太多,就會害怕失去,而越害怕失去,就會不自覺地去抓緊,可偏偏抓得越緊,就更容易失去。
而婚姻中用來穩定關係的重要因素,恰恰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內在價值,從而活出自我。
比如:你擁有感興趣的工作,有某個興趣愛好,或者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,這些都可以抵消日漸平淡的婚姻中不時出現的乏味感。
這是我們找尋人生意義的需要,也是婚姻持久穩定的需要。
只有當你盡力活出自我,不害怕失去,才能在婚姻中感覺到滿足和安穩。
三、彼此是合作關係,懂得協調更容易長久
心理學家曾把婚姻比作是跳雙人舞,除了有進有退,雙方的水準、步調都必須一致,才能舞出優美的旋律。
我有位朋友跟她老公從十八歲開始戀愛,直到現在還是一直生活得幸福美滿。
她說: 婚姻中兩個人在一起,本質上是合作關係,我不需要他為我負責,而他也不需要我為他負責。
我們之間是戀愛關係,在家庭中每人負責一個區域,相互承擔,又相互協作。他不懂的地方,我會幫他弄好,而我不懂的地方,他也會傾力協助。
這麼久以來,我們尊重對方的興趣愛好,也感恩彼此的付出。即使偶爾會有鬧矛盾的時候,也能很快調整好狀態,回到初心,才使得越過越幸福。
她說,她這輩子最大的幸運,就是遇見一個能支持她做自己的人,而她也一直在努力地提升自己,希望兩人都能擁有更多吸引對方的地方,在愛的路上一直奔跑下去。
日本小說家渡邊淳一說過:
愛情不是一個能夠定義的東西,而是自己去體會和體驗的東西。
婚姻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相互協作,兩人都要貢獻出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力,而在這個過程中,收穫彼此的讚美和欣賞,才能漸漸成為對方的依靠。
其實真正的愛,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熱烈,而是在漫長的時光裡,伴侶雙方都願意融入對方的生命裡,一直攜手前進。
做為女人,不管你是和初戀戀愛結婚,還是和別人戀愛結婚,都應該保持著清醒的頭腦,
選對人,做對事,才能在當下擁有最自信的歡喜,也能對未來懷著最深情的期待!
有一句話叫:「愛情是條單行路」就是說,你選擇什麼樣的人,擁有怎麼樣的感情,都是你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,已經走到這裡了,就要從當下的情境來思考問題,想:「如果我當時XXX」是沒有用的。
很多女性都有「婚前恐懼」
她們恐懼的不是「婚姻」本身,相反她們是因為對「婚姻」有著很多美好期待,才恐懼婚姻的,
她們害怕的是自己「經營不好婚姻」。
而能夠長久幸福美滿的婚姻,是可以經營出來的